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4月18)每日一题2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4月20)每日一题20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7东汉的察举制

2024-11-05 09:53:35 | 去招生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4月18)每日一题2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4月20)每日一题20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7东汉的察举制相关的问题,今天,去招生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4月18)每日一题2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4月20)每日一题20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7东汉的察举制

(4月18)每日一题20201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16分)

(16分)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或举祥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一一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4分)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答备释的?(2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6分)

答案

(1)郡国并行制度。(2分)

失礼仪,乱制度。(2分)

2)霍光专衫搏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2分)

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4分)

(3)儒学成为正统。(2分)

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2分)

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是不客观、不充分的。(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材料分析解读能力及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并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所以刘贺能被封为侯,成为侯国之主。

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可概括出刘贺被废的原因是失礼仪和乱制度。

(2)第一问,根据材料"“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可知霍光专权,而刘贺欲收回权力,为了避免权力转移,霍光废刘贺。

第二问,比较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一为《汉书》的记载,是对史事的记述,而材料二是后人作的文章,是对史事的分析研究。

(3)第一问,材料中提到了儒家及孔子相关事物,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第二问,出土文物是对史事记载的补充,丰富了史事记述和分析。

第三问,历史评价要有理有据、客观充分,材料三中的评价没有足够的事实证据作支撑,所以是不客观、不充分。

(4月18)每日一题2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4月20)每日一题20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7东汉的察举制去招生

(4月20)每日一题202011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7东汉的察举制

(2017年高考海南卷第3题,2分)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察举制的影响。

根据材料中的“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反映出因为察举制,导致了熟悉儒家经典和追求道德声望的一个特有群体的出现,并固化为察举的对象,故B项正确。

A选项,独尊儒术的出现是汉武帝时期,故A项错误。

C选项,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

D项与题意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明显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知识拓展:东汉察举制的日落西山

西汉初期,察举制贡献颇丰,然而随着西汉新氏族的重新形成,特别是外戚集团的形成,察举制正在逐步失去他的作用。

西汉末年,王莽通过一系列伪装动作,博取了贤能的美名,并能借助察举制和外戚势力一举控制朝政,并最终篡汉自立,开启了他复辟井田制的荒唐行径。察举制的失效由此可见一斑。

光武帝刘秀起兵,光复汉室江山,建立了东汉。深谙西汉察举制弊端的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科目的考试,加强了考试环节的筛选,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客观能力的考核,弱化了声望、家世的影响。

到了汉章帝时期,再次诏辟四科,重申和加强了董仲舒提出的客观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客观能力的考核比重。

到了汉顺帝时,还进一步增加了被察举人才的年龄限制,必须满四十岁以上,但茂才(原秀才,避光武帝刘秀讳)等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可以放宽年龄限制,同时由于人治的关系,偶尔也会出现放宽年龄的特殊情况。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察举制的寿命又延长了200百年。相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世袭制(世卿世禄制),察举制无疑具有他的先进性,扩大了选才范围,中央具有唯一的任免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明君雄主时期的人才质量有所保证。

但是他的弊端同样突出,重视德行和名声的标准太过模糊,根本无法量化考核,沽名钓誉者层出不穷;其次对于才能的考核同样宽松,尽管有四科考核,内容也很肤浅,主要为经史、策对和起草奏章等内容,很难区别能力高下,所以又回到德行和名声的主观标准上去了。

随着东汉朝政的日益腐败,察举制逐步沦为形式,名门望族控制了地方的推举途径,平民即使再有才能,也无法进入被察举的行列,世袭制死灰复燃,察举制形同虚设。所以到了东汉末年,出现了很多世代公卿的名门望族,控制了朝政。四世三公又志大才疏的袁绍,便是这类人的代表,败给了国家实力远远不如自己的曹操。

于是东汉末年有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民谣,大意是“推举的秀才连书都没读过,推举的孝子让老父亲单独居住,号称寒门出身的都是些名门望族的肮脏之徒,那些门第高大的良将个个像鸡一样胆小”,来讽刺当时的察举制。

到此,察举制已经完全失去了功用,重新回到了世袭制的老路上,寒门再也不能出贵子,朝堂一片污秽。最终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王朝风雨飘摇,董卓擅行废立,东汉名存实亡,此后诸侯割据,生灵涂炭,出身不高的曹操笼络了一批人才统一北方,仍旧陷入了人才荒的困境之中。直到曹丕即位后,推行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才勉强解决了人才问题,为结束三国乱世提供了条件。

(4月18)每日一题2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4月20)每日一题20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7东汉的察举制

(4月29)每日一题2020120~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26汉代外戚干政的背景

去招生(https://www.gzsjlk.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4月29)每日一题2020120~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26汉代外戚干政的背景的相关内容。

(2015年高考全国卷1,25题,4分)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如皇帝幼小,这些外戚往往成为执政大臣,体现了汉代对母族亲属关系的重视,故选C项。

A选项,外戚担任"执政大臣”,很可能是自身掌控相权,故“抑制相权"说法不当。

B选项,“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宗法观念,是父系世袭继承,外戚干政无法体现“家天下"观念,故B项错误。

D选项,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大大削弱,故D项不符合史实。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

以上就是去招生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去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去招生:www.gzsjlk.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4月18)每日一题209~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5西汉海昏侯 (4月20)每日一题201~与秦汉有关的高考题17东汉的察举制”相关推荐
有关南航招飞问题 关于民航招飞上站体检的问题
有关南航招飞问题 关于民航招飞上站体检的问题

招飞(民航)体检的听力检查问题。所谓纯音听力测试是用标准的听力计作听力检查以准确反映听灵敏度的检查方法。标准为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dB,很难理解吧,就算你知道了标准是多少,也不能做什么,所以不必在标准上太纠结。主要是在测试的时候放松心态。1测试前应脱离噪声环境12~48小时,复查者应脱离噪声环境一周以后。2注意听懂医生对测试过程的介绍,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3测试前先休息5分钟,保持心

2024-12-01 10:41:07
关于民航招飞的转椅问题。 关于民航招飞伤疤问题
关于民航招飞的转椅问题。 关于民航招飞伤疤问题

关于民航招飞的转椅问题。不用担心。转移试验是头向一侧压转5圈再反过来转5圈在反过去转5圈。等于是3次。然后站起来走回去就可以。别摔倒就行。注意别睁眼。睁眼更晕。其实医生并不看重这个。晕车转几下也能挺一阵呢。你也可以在家试试。不知道现在体检还有没有这项。我们只有招飞体检时才有。以后的常规体检就没这项了。是有这一项目,是检查前庭功能的.晕车的人就是前庭功能不良,严重者在做这一项时,会面色苍

2024-10-23 16:31:47
单招试题是统一出题的吗?
单招试题是统一出题的吗?

单招试题是统一出题的吗?单招试题不是统一的。单招虽说可以不参与高考,但是也是要考试才能被录取的,单招考试的文化素质成绩和专业基础成绩一般按照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进行折算。没有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需参加牵头院校组织的统一考试。并不是有目标院校自己出题的。一般而言,单招考试的试题难度是比较小的。考生可以根据牵头院校的指定科目进行复习,通过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单招考试注意事

2024-03-03 18:00:03
填报志愿专业的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关于平行志愿的问题
填报志愿专业的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关于平行志愿的问题

江苏高考录取规则新高考录取的规则:高考志愿录取顺序:普通类中对于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对于采用单个志愿投档的,按照“考生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和录取。对于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在相应类别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实行分步投档录取办法。高考志愿录取有以下几种情况:1、排序: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

2024-06-29 01:48:39
有关高考填志愿的问题(新疆哪一年开始实行高考平行志愿)
有关高考填志愿的问题(新疆哪一年开始实行高考平行志愿)

有关高考填志愿的问题我刚报完也只是超了二本15分左右说下我的经验你看下把1所谓梯度志愿就是你填的平行志愿的各个学校要分多种档次,拿我们山东的志愿来说第二志愿又六个,我就报了一个较高分数的学校A,A学校去年录取最低分超过我的分数10分,但我还是留一个报了,原因是我猜测今年它能报空,我会以第2志愿被录取。同样我也报了本省的3流学校(本省往年都没报慢的,并且有较大的录取机会也就是会有几百个空缺

2024-06-24 02:55:08
东三省高考分数线2023 关于高考移民的问题
东三省高考分数线2023 关于高考移民的问题

2022和2023年高考人数对比以下是2022和2023年高考人数对比:1、河南2023高考人数131万,2022年是125万,一共增加了6万。2、山东2023高考人数80万,与2022年持平。3、广东省2023年高考人数70万,2022年是78万,一共减少了8万。4、四川省2023年高考人数77万,2022年是70万,一共增加了7万。5、河北省2023年

2024-09-14 09:33:55
高考惊现重大事故】武汉市汉阳区一考点出现听力问题  我们就这样当受害者吗?????
高考惊现重大事故】武汉市汉阳区一考点出现听力问题 我们就这样当受害者吗?????

汉阳晴川初级中学英才校区升学率百分之八十七。根据查询汉阳晴川初级中学英才校区官网显示,在2022年晴川初级中学英才校区学校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为1200人,并且被录取了1044人,所以其升学率为百分之八十七。晴川初级中学英才校区地址:武汉市汉阳区芳草五街8号。是百年老校——汉阳区名校二十三中分设的初中。高考惊现重大事故】武汉市汉阳区一考点出现听力问题我们就这样当受害者吗?????高考惊现重

2024-09-10 08:48:42
秦汉中学和铁一滨河比较哪个好
秦汉中学和铁一滨河比较哪个好

秦汉中学和铁一滨河比较哪个好根据当地教育局的公告,秦汉中学被认为优于铁一滨河。这所学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而闻名,是一个吸引学生的理想之地。秦汉中学的校园面积宽敞,紧邻著名风景区,周围环境宜人。校园内绿树成荫,树木繁茂,营造出宁静的学习氛围。学校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既体现了现代风格又不失传统韵味。校园内还配备了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供学生们进行课外活动和社交。此外,学校的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2024-10-17 19: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