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07:57:05 | 去招生
一、填报志愿:重要的指标是“省排名”
填报志愿不看成绩,也不看比一本线高几分,最重要的是“省排名”。分数高于一本线不代表一定能考上一本。分数高于目标院校最低分也不代表自己一定能被录取。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看自己的省排名。因为每年高考难度不同,分数线也不同,如果仅用分数来衡量自己的成绩是不准确的。而省排名可以很好的检测自己的水平,更好地帮助考生找到适合的大学。
填报志愿需要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对应的排名,也就是本省的排名。然后,查去年和同样排名的考生,看看他们的分数是多少,这个分数就是填报志愿时重要参考标准。最后,查看该分数在去年能考上的大学,这些大学也是考生重点需要关注的大学。
1.“知分、知线、知位”
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对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以便缩小范围,重点了解。如果在一本211类中,所填报的4个高考志愿的计划数大于自己的位次,就要慎重。例如,考生报考的4所院校的总招生计划为500,而考生的全省排名为400,在这一基础上考生的就会把握更大一些,在一本院校的志愿中中榜几率会更高。
2.“拉开梯度”
填报的每批次的学校,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拉开梯度。 “冷热搭配”是指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服从调剂”,在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写上“服从”,以防分数已经够了学校提档线,但是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最后进得了学校的“大门”却进不了专业的“小门”,反而被退档,导致掉档或落榜。
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身条件和职业取向等因素,按照自己的高考分数所对应的名次号,来预测定位适合自己报考的高校。先高后低按降序布局,在志愿之间形成合理的层次,俗称“梯度”。理论上讲,平行志愿的“梯度”即使是一分之差也可以。在实践中,志愿之间的分数级差越大越保险,不过,也会造成分数资源浪费。
3.“兼顾地域”
地域性不一样的高校,分数也不一样,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时风险会大大降低。考生需要了解所报院校的地址,历史,知名度,全国排名,属性,重点学科,规模和在校生数量。了解地址的时候,要知道他有几个校区,他们是在郊区还是在市区,有些人喜欢市区,有些人喜欢郊区,这个看自己的喜好。
教育部称,高考录取过程中,不会存在所有的内部指标?这次你怎么看待,个人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高考整个录取过程,都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他所采用的,都是各学校自己设定的录取分数线,只有达到了标准要求,才能够给予录取。所以,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可以花钱买指标的说法。这样,不但无法改变结果,还会让自己丢失钱财。非常不划算,还是是以努力力,认认真真选个好学校,比较实在。当然,对于父母这种心思,其实也能够理解。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而且大学的教育,意味着一个好的文凭,对于他们的未来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那么文凭,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他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去招生
首先是,选择工作的基本门槛。我们知道,在我们刚刚找工作的时候。因为双方彼此都不了解,所以他们只能通过一些最简单的标准来恒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历。他们会直接通过我们的文凭,来刷选我们的资格。如果我们有好的文凭,那么自然,我们就有更多的机会。
其次,有利于深造。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途径可以进行个人发展深造。比如说,考研考博,考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这些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凭基础的,如果不符合基本要求,就不具备这个资格。
所以说,我们的学历,我们的文凭。对于我们来说,作用非常大。所以大家才会,想着法子提升自己的学历。但是,任何不正当的方法,他都是不会认可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
去招生(https://www.gzsjlk.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看待高考录取中大小年现象 形成原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高考“大小年”现象,即当年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录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报高分院校而拥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会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
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通俗地理解就是某所或某些学校的高考报考人数不稳定,出现了录取分数线水平起伏较大的现象。某一年某省填报该校的人数比招生计划数高出许多倍,导致当年的高考录取投档线被抬得很高,这一年称之为大年。
由于上一年投档线高,竞争异常激烈,使得来年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不敢再报考该校了,结果是参与竞争的人少,投档分数线相应就降下来,我们将其称之为小年。
再下一年的考生看到头一年的投档线不高,于是又扎堆报考。如此循环,报考人数和投档线出现波动,就形成了所谓的“大小年”现象。
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考生比较向往的学校,这从其每年的高考录取分中便可看得出来。不是每所学校都会有大小年现象,同一所高校在某省市可能有大小年现象,但在另一些省市就未必有大小年现象。
1、出现大小年的学校一般都是重点名牌大学,在录取当地都是非常难考的高校。
2、不是所有的高校都会出现"大小年"现象.像北大、清华等名校每年报考的人很多,录取分也最高,就不存在"大小年"现象。
3、越是处于热点地区,招生人数越是少的高校就越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以近几年辽宁省高校招生出现过的"大小年"现象高校为例,基本上是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发达热点地区,招生人数不是很多。
4、处于招生所在省、市地区,招生人数多的高校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本省、市地区的高校在本地区高考招生人数多,生员也稳定,所以一般不会出现"大小年"现象。
以上就是去招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13个省份公布分数线,高考分数和一本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去招生:www.gzsjlk.com2023年高考分数线每个省份都不一样吗高考录取分数线为什么每个省都不一样高三可谓是学生生涯中最为辛苦的一年,除了没有假期外,很多学子为了将时间应用的更加到位早起晚睡。眼下就高考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高考事宜,就和大家一起看看2023年高考分数线每个省份都不一样吗。2023年高考分数线每个省份都不一样吗高考录取分数线每个省都不一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成都40中重点高中录取率题主是否想询问“成都40中重点高中录取率高吗”?高,根据查询成都市教育局官网得知。1、成都40中的教师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备考高考。2、成都40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和师生们都对学习态度重视。所以成都40中重点高中录取率高。重点大学在各个省份录取分数线一样吗?重点大学在各个省份录取考生不考虑是高考全国卷或是地区卷,也不考
成人学历提升有哪几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三种: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专科。三种不同的成人学历提升所需要费用不同、考试方式不同、含金量也不同。而且理论上属于国家承认的学历是统招,自考,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这四大类。同时社会上认可度和含金量排名依次是统招,自考,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扩展资料: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修完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者授予相应学历证书。一
上海往年高考分数线上海往年高考分数线如下:1、2022年上海高考分数线:理科文科综合:本科一批:550分(含550分)以上,本科二批:440分(含440分)以上。单独招生批次:不同学校和专业有不同的分数线要求,范围一般在本科一本线和本科二本线之间。2、2021年上海高考分数线:理科文科综合:本科一批:546分(含546分)以上,本科二批:431分(含431
高考的投档线,分数线和录取线都是什么意思?一、高考的投档线,就是学校调取考生档案的控制线。二、分数线、录取线是同一概念,即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三、投档线大约相当于最低录取分数线。1、大部分学校按招生计划人数调取考生档案,这时投档线等于最低录取分数线。2、少部分学校按招生计划人数的1.05-1.2倍,调取考生档案,这时投档线略高于最低录取分数线。四、高考,是普通高等
高校专项审核通过了,录取的概率有多大?高校专项审核通过了,录取的概率通过率整体上在20%~30%左右。高校专项计划是针对少码搜码搜数民族、农带模做村学生等特殊群体设置的一种招生计划,其录取情况会根据具体的政策和要求而定,一般会根据生源的数量、生源所在地区、专业,以及政策要求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录取概率。因此,具体的录取概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难以简单地给出具体的数字。如果你符
2017年重庆高考分数线重庆:一本:文科:525分;理科:492分二本:文科:436分;理科:395分艺术类本科:美术类:322分;音乐学(含师范):351分;音乐学(非师范):280分;音乐表演:280分;编导类:390分;播音与主持:379分;表演:340分;舞蹈类:219分。2017年重庆高考录取了220674人,录取率高达89.16%。农村,城市考生的录取率进一步缩小。其中,
各省2023高考上线率公布,北京第一重庆第二,江西最末2023年高考各省份上线率排名高考录取率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话题,尤其是重本率,即重点本科高校录取比例。新高考省份和传统高考省份的统计方法略有不同,新高考省份关注“特殊类型招生”批次,而传统省份统计“一本”批次。对于考生来说,想要进入国内重点大学,新高考省份需达到特招线,传统高考省份则需过一本线。下面是一些关键省份的上线情况
2024-06-02 08:27:35
2024-07-14 21:26:19
2024-06-23 01:41:06
2024-06-02 09:25:52
2024-10-26 10:58:04
2024-09-26 0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