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11:46:53 | 去招生
广东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介绍如下:
1、高考本科提前批:设置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军检院校包含需政审、面试、体检的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民航招飞院校等等。空军招飞院校设1个志愿;
经批准的非军检本科院校的师范、农林、小语种等专业设2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教师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本科层次卫生专项计划设10个平行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综合评价等特殊类型招生设1个志愿。
2、高考本租腔科批: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3、高职(专科)提前批:设缺携置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4、高职(专科)批: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广东高考志愿批次设置
广东高考志愿批次设置夏季高考分为提前批、本科、专科(高职)三个批次。
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实行院校专业组模式、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考生须在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和我省招生工作规定后,选择报考高校、院校专业组及组内专业志愿,考生的选考科目、特征条件须与所选择的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要求相符。广东考生须在省招生办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并确认志愿信息,志愿信息一经网上确认,任何人不得更改。
考生务必要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或院校指定网站查询拟填报院校招生章程的详细内容,注意高校、院校专业组及组内专业的限报条件,因未查看院校招生章程伏型伏,导致不掌握院校招生要求产生的后果由考生负责。
普通高中应届考生填报志愿时,计入高考总成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均须合格,方可投档。否则,其填报高校志愿无效。
去招生(https://www.gzsjlk.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每个批次可以报几个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丰富且有用。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这样的渠道,官方、权威、可信。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一、选择院校
要重点关注办学实力、办学特色、社会评价、录取分数、所在城市等因素,依次选定目标学校,透过院校名称辨析专业内涵。
二、选择专业
要重点关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等,大体判断目标专业学什么、怎么学、是否适合学、学完干什么。
三、同意调剂
建议所有志愿都要同意专业调剂,同意调剂意味着增加了录取的机会。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因而落榜。
高考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
平行志愿是指在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内,会报考多个学校,而且这几个学校就是平行志愿,但是都是以高考的第一志愿来看的,是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前后,所以对于很多的考生来说,实行平行志愿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尽量把好的学校放在第一位,如果平行志愿的第一个学校录取了,那么系统是不会看第二院校的,所以在报考平行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一下这个地方。
高考各录取批次的含义: 去招生
由于在各省(区市)招生录取的高校较多,所有高校不可能同时录取,于是将不同层次的院校分批进行录取,由此形成录取批次。录取批次大致分为:
提前批录取院校:含军队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空军招飞、民航招飞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办学校。
本科第二批:为除本科第一批和第三批之外的普通高校。
专科第一批:为普通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专科)和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专科第二批: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高职学院、民办高校、普通高校联办校、成人高校和电大的普通高职(专科)。
以上就是去招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去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去招生:www.gzsjlk.com四川高考志愿录取情况查询是自己上网查询(查询网址这里不能显示,在百度上搜“四川高考录取查询”就行了)四川省省高考录取工作将于7月8日开始。其大概时间为:提前批:录取时间为7月8—10日。包括军事(武警)、国防生招生院校,公安院校,教育部直属师范本科院校(含西南大学师范本科专业),空军和民航招飞院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等。本科第一批:
高考可以报几个志愿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
高考可以报几个志愿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
关于民航招飞[1].没有人在这里能告诉你招飞体检是否能过,因为是否能过一切都要经过专业体检后由航医才能给你结论,体检过程需要整整两天,你这点身高体重视力什么的才占多少啊?[2].招飞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仅仅是一部分,现在对招飞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你报的应该是上航委托工技大代培的,在体检通过的前提下,要求高考能过上海二本线,其中英语成绩不得低于90分,好多参加招飞最后被淘汰的并不在身体
民航招飞是提前批吗民航招飞是属于提前批录取,报名途径主要为网上报名或现场报名,报名时需关注性别、出生日期、身高和体重等要求。通过初筛、体检、背景调查后,学生需填报志愿。民航招飞属于提前批,与普通批次不同,一般在高考结束后即开始报名,即便在提前批未被录取,也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填报录取。民航招飞是针对普通高校飞行技术专业的高考招生,其流程包括注册报名、初筛、体检、背景调查、民航招飞系统志
高考志愿填报能填几个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
安徽高考征集志愿可以填报几个志愿?安徽征集志愿可以填几个院校?相关内容如下:1、安徽高考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2、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3、高职(专科)征集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关于安徽省高考征集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1、初次志愿填报:在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首先要进行初次志
民航招飞辽宁提前批2022录取人数多少人9人。民航招飞辽宁提前批2022录取人数为9人,本科提前批,专业学制为四年,最低分数线要450分以上,且考生外语为英语,成绩至少要95分以上,学费标准为5800元/年。辽宁省,简称“辽”,省会沈阳,古称“奉天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空军招飞和民航招飞有什么区别1、培养院校不同空军招飞属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
2024-06-02 08:27:35
2024-07-14 21:26:19
2024-06-23 01:41:06
2024-06-02 09:25:52
2024-10-26 10:58:04
2024-09-26 0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