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

2024-10-09 16:21:50 | 去招生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

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

我觉得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是中国老祖宗几千年来留下的谚语。是指古时候的平民百姓家很难很难出现大富大贵之人,但是现在是重视教育的改革开放新社会,这种情况已经大大的减少了,也可以说是缓解了。

寒门的孩子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来让自己变成金凤凰,但是这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赶不上家庭好、有关系的家庭的孩子进入社会的容易。

高考作为命运提升渠道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以前,即使出身贫寒,只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因为全国高校分配制度对岗位分配进行了调整,你会和富家子弟站在同一条跑线上,甚至比助教的起点还要高。(家境贫寒,前途光明。)。

但现在,即使贫困生考上了好大学,他们可能还是找不到工作,开阔了眼界,然后就一团糟了。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接受阶段。

适龄青年受教育的绝对人数显著增加。然而,不同社会和家庭背景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级学校这将是非常不同的。

中国的高考制度为极其聪明好学的学生提供了进入中国最高学府的机会。公务员考试中的笔试是一种公平公正的考试,也为贫困儿童打开了一扇门。然而,面对面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性,给贫困儿童的最终成功增加了难度。毕竟,有很多穷孩子弟弟进了国家行政机关。

教育资源被垄断。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录取的学生背景调查中,教师家庭占40%,公务员家庭占25%,商人家庭占20%,工农家庭占15%。教师、公务员、商人都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如此高的起点势必使他们更容易成为精英。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贫困家庭不能再生你儿子的最后原因。

目前,高校招生比例逐年提高,我国人口文化水平逐年提高,人口文化教育比重迅速提高,他们成为家长,文化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缩小差距。目前,学校分为许多名校、国际学校、贫困地区或因病致贫家庭、单亲家庭等。我们只能依靠国家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依靠各种福利保障和公益事业。

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

为什么说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次公平竞争?

首先,我们所处的社会是非常讲究阶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阶层,人这一生想要跨越自身的阶层是非常难的;其次呢,刚提到阶层,肯定也会有人在一生中改变,也许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但是高考对于所有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平台,有些人可以通过高考改变现有的命运;最后,高考作为人生中第一个可以改变阶层的机会,而且是绝对公平公正,所以说它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公平竞争!

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你如何看待这个建议?

去招生(https://www.gzsjlk.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人大代表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你如何看待这个建议?的相关内容。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中考、普及高中,你如何看待这个建议?我赞成普及高中教育。现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以,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删减一些教学内容。可以缩短学制,将十二年改为十年,即小学五年,中学五年。高中毕业后再分流比较合适。学制缩短后,由九年义务教育改为十年义务教育,国家财力也能支持。还能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实行教师轮岗制,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教师,不人为地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教育开支,减轻了家长学生的焦虑程度。总之,好处很多。因此,我赞成普及高中。

取消中考只会让家长、学生更加焦虑。小学升初中不用考试,那么家长们在小学阶段放松了吗? 不仅没有放松,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军备竞赛了。因为家长们都在焦虑,都在担心自己的孩子“九年快乐教育,中考垫底淘汰”。可想而知,即使取消中考,家长们的焦虑也仍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因为人人都上高中,这时候的高考录取率会变得极低! 而且12年的成本更高, 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浪费掉12年。所以即使取消中考,大家仍然是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

初中分流对孩子来说太早了,有些孩子学习开窍晚,有的上了高中才知道努力学习,尤其是调皮的男孩,所以对于这部分孩子不公平;再就是初中的孩子分流后进入职校就完了,中国的职校什么样大家都清楚,好孩子也让带坏了!初中分流后进入职校的孩子毕竟基础知识弱,再加上不懂事,要想学好专业技术很好吃力,结果也可想而知!如果高中分流的话,孩子毕竟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洗礼,思想相对成熟,选择方向也会多一点,上过高中或大学的孩子和没有上过的孩子在很多方面认知水平完全不同!总之,还有很多对孩子不利的方面,所以强烈建议取消初中分流!!! 去招生

以上就是去招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去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去招生:www.gzsjlk.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相关推荐
如何看待香港、澳门、台湾的学生参加大陆高考?
如何看待香港、澳门、台湾的学生参加大陆高考?

高考究竟有多残酷?高考其实并不残酷,主要是看你怎么想。当初刚刚进去高中的时候我整个人对整个学校是非常憧憬的,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的理科并不好,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理科。在高一和高二的时候我的理科基础打得并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它。很多人都说理科生比文科生好选工作,所以我听了。后来进入高三了以后,每天我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室,食堂,寝室,每一天都是一如既往在高三上个学期的时候我觉得高

2024-08-20 04:10:46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报失利?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报失利?

如何看待高考志愿填报失利?高考志愿填报失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情况,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令人失望和挫败的经历。然而,我们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首先,我们要接受失利是正常的一部分。高考竞争激烈,无论个人努力如何,最终结果受到众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高考志愿填报失利并不代表个人价值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个机会去认识自己并在未来的发展

2024-06-26 00:01:52
如何看待  年新高考 8 省分数线?
如何看待 年新高考 8 省分数线?

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有关政策解读【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020年北京高考考生应该关注哪些问题?下面,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年海南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有关政策解读的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2020年

2024-06-24 08:41:30
如何看待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如何看待2023年河南高考分数线?

河南省高考一本录取率该省高考一本录取率是23.3%。河南教育考试院已经发布了一分一段表,通过对表的统计来看,2023年河南省理科过一本线即大于514分的考有125645人,一本踩线的考生共有1874人,一本上线率约为23.3%。2023年河南省文科过一本线即大于547分的考生人数是24386人,踩一本线的考生共有555人。一本上线率是约6.8%。河南高考本科录取率百分之41

2024-10-25 15:49:02
河南一本录取率仅有11.18%,985更是少到可怜,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河南一本录取率仅有11.18%,985更是少到可怜,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河南一本录取率仅有11.18%,985更是少到可怜,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路上,有很多人对自己的学习都是十分的在意,并且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十分的上心。很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面对高考的时候压力更小,所以就会自己在北京或者是上海以及其他地区买房,让孩子拥有这些地区的户口。但是对于一些高考大省的孩子来说,就没有这么的幸运了,很多地区每年很有可能会有100万的

2024-08-31 15:03:40
如何看待郑强教授建议:“把英语踢出高考”评论区一片叫好?
如何看待郑强教授建议:“把英语踢出高考”评论区一片叫好?

那个觉得英语比重太高,建议取消高考英语的郑强教授,后来怎样?一聊到英语相信大家都无比熟悉,它大概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陪伴着你成长,无论是到后来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有他的声音,当然英语也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他将人大概分成了两大类,爱他的人如痴如醉,不爱他的人被他折磨的开始痛不欲生,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教授建议取消高考英语的故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取消英语的这一件事到后来又有没有

2024-11-08 13:17:35
如何看待山东新高考可填报96个志愿?
如何看待山东新高考可填报96个志愿?

如何看待山东新高考可填报96个志愿?山东新高考可填报96个志愿,这一政策无疑是对考生的一种尊重和鼓励,也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首先,这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倾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自己并不满意的结果。其次,这也给了考生更多的机会,即使没有被第一批志愿录取,还有后面的志愿可以选择,大大增加了被录取的可能性。然而,这一政策也可能带

2024-06-25 17:39:15
如何看待苏州高考400分以上人数偏少?
如何看待苏州高考400分以上人数偏少?

江苏省昆山第一高级中学昆山市第一中学是江苏省三星级高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大学教育改革实验基地、苏州大学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创建于1924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培养了许多闻名于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如世界著名电脑科学家王安博士,国际著名音乐家丁善德教授,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先生等。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就建立了中共昆山独立支部,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骨干。

2024-12-14 15: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