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00:10:47 | 去招生
新高考化学有机和结构都要考。
新版教材分为化学第一册、第二册,和选择性必修二册。实行新高考后,学生只要选考化学,有机化学和物质结构都要学,由于考试范围增加,这部分内容也会有所删减和调整,整体难度也会下调。此外,新教材优化了编排的顺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新旧教材必修一对比:
(1)旧版教材第一章直接学习化学计量等纯理论知识,逻辑思维强度大,理解难度较高,刚上高一的学生适应起来难度大,改版后,穿插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位于钠和铝的学习之后,更加实用,有了元素化合物的铺垫及应用,更好理解。
(2)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位置提前,引导学生从结构的视角审视物质性质,更容易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转化。
(3)实验安全等常识从第一章第一节转入附录,但是内容更有实用价值,纯理论的知识有所删减,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有所增加。
2、新旧教材必修二变化:
元素化合物章节增多,增加了大量与化学历史或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有利于通过实验记忆相应的现象,也让化学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和应用价值
高考人数可能会再创新高
近些年来,高考人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高考人数呈现断崖式激增。2021年高考人数为1078万人,而2022年高考人数则达到了1193万人,比2021年增加了115万人,也创造了高考人数历史新高。
依照这样的增长趋势,2023年的高考人数多半不会下降,只会比2022年更高,甚至可能突破1200万人。高考人数增加,也代表高考的竞争更加激烈。
不过,面对高考人数的增加,小编认为,考生需要有危机意识,但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高考人数增加的同时,各地各校也出台了很多扩招政策,录取率也只增不减。 去招生
卷面内容变化
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加强了教考衔接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也就是说,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卷面题目可能会更加灵活,更侧重考察考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应用能力。
不过,考试题目再怎么灵活,也不会脱离教材,考生只要夯实基础,在平时的复习中多多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去招生(https://www.gzsjlk.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录取发生了哪些变化?的相关内容。
据统计实行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共计14个,那么,在新旧高考模式同时兼容的情况下,全国各省份的高考录取规则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这些变化会给考生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4个省份新高考录取变化
2021年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山东、浙江、河北、辽宁、重庆等5省份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进行志愿填报。北京、天津、上海、海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等地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进行志愿填报。
“院校+专业组”:在高考当中考出高分,这是想要在院校专业组录取模式之下取得成功的关键。从本质上来讲,无论是原来的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还是院校专业组平行投档模式,本质要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数优先,专业优先。
“专业(类)+院校”:“专业(类)+学校”的报考模式不是学校与专业的简单的顺序调换,最大的区别是由以往的学校优先变为专业优先。
高考志愿如何填报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高考填报志愿要用全省名次进行定位,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学校范围内选择。有的考生想进好的大学,到发达地区,但分数达不到,这就要在地域、学校、专业方面做出取舍。
有人说,填报志愿,宁当鸡头不当凤尾。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能说它具有普适性,必须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考是起跑线,挑学校、报志愿就是选赛道。很多学生爱喝鸡汤,天真地认为英雄不问出处,追捧“小学毕业也能亿万身家”的小概率事件。
报考过程,就是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的过程,提前批报与不报,怎么报,这都需要权衡,也需要提前了解规则…至于了解并熟悉本省区的招考政策、批次设置、报考程序、招生大势,以及招生院校、专业及其录取规则,包括自身各方的需求,这都是早该干的事,这里只谈报考!
从现在开始,每一位家长都应与孩子沟通好,彻底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专业喜好和擅长领域,真正了解各专业的学习课程和内容以及该专业的对口就业部门,认真分析各专业的就业市场现状与前景。这个任务是很繁重的,如果家长力不能及,最好找个明白人指导一下,千万别拿孩子前程当儿戏!
无论各位考生和家长对于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多么的不满和失落或者知足和激动,各位对于成绩所产生的情绪性波动都在此刻要先放一放啦!恢复理性,集中全副精力对付填报志愿这头“怪兽”吧!
从英语科考场走出来,每个考生都有被解放了的感觉,终于结束了,三年的漫漫备考路,每个同学都很不容易,家长也更辛苦。但是高考结束并不是考大学漫漫征程的重点,还有一件大事要开始准备,那就是填报志愿。而估分就是填报志愿的前奏,每个考生都要认真对待。
结合多年数据综合分析。建议至少参考3年以上历史数据,招生人数、录取线均较稳定的院校参考3-5年数据即可;对于录取线波动较大的高校,要延长参考的年份,并充分考虑招生人数的变化对分数线波动的影响。
以上就是去招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去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去招生:www.gzsjlk.com2024-06-02 08:27:35
2024-07-14 21:26:19
2024-06-23 01:41:06
2024-06-02 09:25:52
2024-10-26 10:58:04
2024-09-26 0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