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新高考怎么选科?

2024-06-23 16:51:44 | 去招生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新高考怎么选科?相关的问题,今天,去招生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怎么选科?

高考志愿填报选科要求 选科应该考虑的因素

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确定。 高校各专业根据需要从中指定1科、2科、3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选课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学科和本校师资及选科组合特点。

高考志愿填报和选题要求

一般来说,选定的学科应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有利于扩大专业选择范围,二是有利于提高总分。如果一门学科同时具备上述两项功能,那么它无疑是一门必修课。

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有12个学科(军事科学除外)。据统计,考生申请人文社会科学(包括哲学、经济)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除了管理和艺术等8个类别的专业外,大多数专业都不限于学科,考生可以申请任何学科。因此,如果不是因为它的高表现,纯文科(政治、历史和地理)的组合应该是最不推荐的组合。因为与其他组合相比,这种组合的专业覆盖范围最窄。

选科应该考虑的因素

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规划

专业性强的职业与大学专业有对应关系,即学生读了相关专业,未来才能从事相关工作,才有更好的发展。学生可以从兴趣、性格、天赋能力、价值观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未来的职业方向。

高校专业限科要求

新高考下,很多高校专业会对高中学科提出要求,若学生没有参加对应学科的选择性考试,就无法报考该专业。例如计算机类专业一般需要学生选考物理。

新高考怎么选科?

新高考怎么选科?

新高考怎么选科?

我们先看一下几个高考选科最常见的误区,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很多高中生可以为了总分提高六七分而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却在填志愿时,仅仅根据自己对某个专业的想象,或自以为是兴趣的“兴趣”,匆匆填完志愿,更有甚者让家长或亲戚全权决定。

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本末倒置。

其实,在真正关键、根本的事情上,选科本应该分配更多的重视。

填志愿之前,是选科。

最常见的情况是:大多数人在高一起初学九科的时候,偶尔会想一想、和朋友聊一聊大致的意向,却从未严肃地考虑过,或者说,没有以“一定要导出一个结果”为目标。

到了选科的前夕,可能会看下学校的通知(基本上是文件原文),以及附带的一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最后和家长讨论一下,便决定了。

那这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是怎样的呢?

“一定不能选专业覆盖率太低的科目!”

“千万不要选全理或全文!”

等等一类的选科误区。

提出这些选科方式的人,本身对于高考选科就不了解,其建议行为甚至可以称之为不负责任的惑众。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选科常见的误区,针对性提出正确的选科建议。

第一个选科误区,以“专业覆盖率”作为衡量科目的标准。

因为专业覆盖率高,大部分学生直接首选物理,即使自己并不擅长物理这门课程。

可能有人会问:“这有什么问题呢?选科就是要尽可能扩大自己选择的范围,当然是选择专业覆盖广的科目啊。”

物理科目专业覆盖率确实较大,因为我们所认为的‘物理专业覆盖率=(仅物理专业+物理历史皆可)/全部*100%’。

那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历史专业覆盖率低呢,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的‘历史专业覆盖率=仅历史专业/全部*100%’,直接忽略了‘物理历史皆可’的专业覆盖率。 去招生

但其实上‘物理历史皆可’的专业覆盖率并不低。

这也导致了多数人即使知道自己不擅长学习物理,但仍会选择物理的原因。

当然我不是建议同学们不要选物理,而是希望同学们在选科时不要单纯地以“专业覆盖率”作为衡量科目的标准。

如果你对物理真的不擅长,那就不要选物理,选历史,再选择其它理科类学科扩大专业覆盖率就可以。

同时,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专业”。

我们都知道,高考改革后,专业对选科是有要求的。

但是,你对专业了解吗?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吗?

有—个基本事实是:我们只会被一个专业录取。

所以,结合正常的逻辑,真正的判断标准是:

“我需要知道我想读什么专业,适合哪个专业,我的选科组合,能否使我选到想读的专业。”

就可以了。

问自己这个问题。

以自己的目标专业为导向,提前了解志愿填报、专业测评,而不是把现阶段的任务留给高考后填志愿的自己,这本质上也是一种拖延。

剩下科目的选择方法,会在后面提到。

然而,你已经可以发现,实际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判断标准是自然状态下原本就合理的,但它默认了一个前提:

“我清楚自己要选什么专业。”

很多人不清楚他们要选什么专业。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中产阶级及以下的家庭没有资源和科学的言传身教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足够的“尝试,然后试错”的机会和体验、开拓的视野和格局,以及经济支持。

但不要忘了,信息时代,获取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易如反掌,通过不断的信息查询,专业的志愿测评,不断地深入、了解。即使你还不能切身实际的体验某个专业,但是对自己、对专业也能够有足够的认识。

这时,你会听到一个声音:“呵,有必要吗?天天看这些,最近考试成绩怎么样啊?”

第二个误区:认为“主动规划意识”和“脚踏实地好好学习”矛盾。

不仅有必要,而且是非常必要,非做不可。虽然不恰当,但有一句简单的话是,坐井观天。

很多人因为没有关注新的视野,新的知识,而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

主动地去规划自己的未来,不仅与实干精神不矛盾,还对其有促进作用。规划过未来和没有规划过未来的两种人生,差别显而易见。

其实,这种声音之所以会出现,就在于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把“规划”落实成“空想”,最后把实际上自己空想的无效性,自以为是地,当作是规划的结果,非常滑稽地否定了规划的效果。

似乎一提到“规划”,有人就已经在脑海中想象出了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看这看那想来想去的人。

恰恰相反。实际上,当我们需要做选择时,借助外界工具(信息查询、志愿测评等)往往往往能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好规划,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

第三个误区:不“根据专业来选科目”,而是“看科目选专业”。

这是最荒唐的地方。

比如某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把各个学科能选什么专业列出很多。地理下面就写着地质学、测绘之类,历史下面就考古、文物等等,政治下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

这种资料把学生误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比如我选历政地,就会听到“地理?你要学城市规划什么的吗?”“政治?你要考公?你要从政?”

甚至有人会这样想:“我对化学/生物很感兴趣,我以后就选化工/生命科学吧。”很多人就是这样挖坑自己跳的。

而这里,就引出了我们选科真正方法的第二步。

在“确保自己的专业可以选到”这个要求符合后,剩下的就非常简单了:

选分得分高的,并且有把握拿分的。

其实,第二步也只是看上去简单。

你已经可以发现,它也默认了一个前提:

“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自己在某个科目上的分数。”

实际上,其内涵是:选分高的,不是过去分高的,也不是当下分高的,而是高考时高分概率最大的科目。这同时也涉及到成绩的稳定性。

选分高的,不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

恰恰相反,选科这件事,和兴趣没有直接关系,擅长而不感兴趣的情况是存在的;而是与你要选的专业,以及你在选完这个专业要求的学科后,剩下科目高考取得高分的概率有关。

而要选的专业,不单单是由你对某个基础学科的兴趣决定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第四个误区:认为选全文或全理科目,就浪费了高考改革政策/可替代性强/没有人文素养。

有这种想法的纯粹是无稽之谈。

其实这个政策本质上也就是为有文理混选需求的考生服务的,千万不要反倒被可选择的多样性迷惑和限制了自己的本意。

试想一下,如果有个高中生想学医,于是选了物理和化学。TA生物分数比地理和政治高,最后的组合是物化生。这时TA听到了诸如“你这不是浪费了高考改革政策嘛?”“你就这么喜欢理工科吗?”“未来的理工男/理工女预定咯”“综合发展也很重要啊”这类无稽之谈的话语....

至于认为文科知识可被替代性强,而劝他人选理科的,其实根本不了解人文社科,并且将知识的可替代性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

第五个误区:许多高中生会和家长、亲戚交流“选什么科、选什么专业”,并将其意见看得无比“高上”。

和他们交流是没错的,但很多人没弄清楚应该交流什么内容。

如果出现了需要跟家长交流的情况,那只能是:

“规划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就业情况不理想。所以为了“就业前途”,我还是选个好就业的专业吧。”

现在是什么时代?信息时代!这个社会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在现在看来好就业的专业,在未来的几年里未必如此。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

以上几个,是当下家长和学生最容易犯的选科误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选科误区,做好选科规划呢?

其实我在上面已经提出了建议。

专业的志愿测评+互联网信息查询

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通过专业志愿测评,提前了解自己的学科能力与专业倾向。

每个人在面对升学志愿报考时,在专业、职业兴趣和适合的工作领域等方面,一般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就读专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专业兴趣的专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在该专业学习、钻研。

寸辛升学志愿报考测验可以我们做好自我兴趣的有效评估,从而成功地进行学科志愿选择,从整体上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测验从适应个性特征的角度,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最适合就读的专业,提高高考专业志愿填报、高中选科的目的性、提前规划职业生涯,从而让学生得到最适宜的活动情境并给予最大的能力投入。

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由多学科专家参与,基于大量数据的人工智能挖掘和分析修订而成的高中生志愿测评,主要从你的高考分数出发,结合你的性格特点与职业倾向性,为你推荐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一份好的志愿测评在测验结束后,会给你一份专业测验报告,你也可以从报告中看出自己的职业兴趣倾向,以及几个理想专业选择。

在得到了你的专业测评结果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查询,全面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专业!

在对这些专业深入了解后,我们才能确定自己的所要选的专业。

然后再根据专业要求进一步确认自己的选科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专业的志愿测评+互联网信息查询’两者缺一不可的原因。

新高考怎么选科?

高考选择科目与填报志愿是否有关?

去招生(https://www.gzsjlk.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选择科目与填报志愿是否有关?的相关内容。

其实物理和化学可以报的专业都差不多,物理稍微多一点点.
若是理工学校就另当别论了,物理的选择会多很多。
其实我觉得化学不吃亏啊.倒是生物能选的专业比化学还少.

物理稍难,能人都选物理,所以竞争较强.
化学稍好学,但化学要记的东西也不少.
生物根本就是记忆,但还是要计算的.(对我而言)
对文科不太了解..

以上是我的小小经验.

以上就是去招生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去招生。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去招生:www.gzsjlk.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新高考怎么选科?”相关推荐
新高考怎么选科目?
新高考怎么选科目?

新高考怎么选科目?高考主要考六门课程(合为四科)。文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理科生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前三门主课的满分都是150分,后一门综合的满分是300分,总共的满分都是750分,这是原始分的计算方法,也是现在大部分省市的高考总分。“3+3”方案:第一个“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

2024-06-26 07:06:29
新高考艺考生怎么选科?
新高考艺考生怎么选科?

请问吕迎春老师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书里哪一本最有代表性最值得参考?吕迎春简介:吕迎春著名高考志愿专家,多年来致力于高考与咸才研究,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求学》《高校招生》《中国大学生就业》等报刊发表高考志愿、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等文章百万余字。已出版《大学路径鸟瞰图》《二本分数上名校》《最新本科专业解读》《军校公安院校报考导航》《艺术院校报考导航》《特殊招生报考导航》等专著,是全国

2024-06-29 02:16:52
新高考怎么选科比较合适?
新高考怎么选科比较合适?

新高考怎么选科比较合适?新高考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来选择科目。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在新高考中做出更合适的选科决策: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在,选择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科目。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会更有动力,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考虑未来职业规划: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与之相关的科目。例如,如果想从事医学类工作,那么生物就是必须要

2024-06-20 20:48:21
新高考3+2+1怎么选科就业率高
新高考3+2+1怎么选科就业率高

新高考3+2+1怎么选科就业率高语数外+物理+化学政治。根据现状来看,如果能选择物理,要报考物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理,许多大学在进行招生的时候也明确要求要物理这一学科的分数。如果选择了物理,剩下的两科可以选择化学和生物,那么,一些理工类的专业就可以报考了,尤其是医学专业,化学和生物是要求考生必须选的科目。如果是自己不是很擅长学习物理,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历史,那么,将来从事的方向就是文

2024-11-26 07:08:41
想当心理医生新高考选什么科?
想当心理医生新高考选什么科?

高考录取流程是怎样的高考录取流程如下:1.模拟投档,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2.确定投档比例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投档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3.正式投档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的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

2024-07-15 16:05:41
广东新高考如何选科
广东新高考如何选科

广东高考分数线一览表广东高考分数线一览表如下:22年夏季高考报名人数有70.2万人,比去年增加6.6万人,考生人数居全国第二位。高考报考普通类的有61.6万人,其中选考历史21.4万人,占34.8;选考物理的有40.2万人,占65.2%。由于部分考生已经在春季高考被录取,没参加本次夏季高考,所以参加夏季高考的人有67.2万人,实考率95.7%,略高于去年。广东高考新政策

2024-10-15 18:23:19
高考复读选择呈贡新思考培训学校怎么样?
高考复读选择呈贡新思考培训学校怎么样?

高考家教呈贡新思考好不好?高考家教呈贡新思考好不好?呈贡新思考教育学校隶属北京新思考教育集团,作为全国成立较早的领先教育集团,一直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集团于2010年在提供网络教育资源同时开始进入线下教育培训,目前分校足迹已遍布北京、上海、厦门、石家庄、哈尔滨、成都、重庆、呈贡等10个省市。拥有全职教师近千人,已帮助数万学生完成升学目标。呈贡新思考教育学校成立于2012

2024-06-25 12:50:22
高考6选3聪明组合怎么选
高考6选3聪明组合怎么选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院简介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学生2088人,普通研究生175人、专业学位研究生82人、高师硕士6人。在校生大学英语四级一次通过率在90%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达20%,多次荣获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级一、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对学院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大多数已成为全国

2024-11-28 09: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