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01:33:41 | 去招生
牡丹江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
物理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92
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91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 40 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
基础扎实,积淀深厚。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68.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86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4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是集实体与虚拟一体的复合型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184.6万册,电子资源225万册,数据库27种。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多个教育教学场馆,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课程思政示范校。
专业合理,师资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1265人,其中专任教师85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0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83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黑龙江省D类高层次人才4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学校现有二级学院21个,党政管理机构19个,教辅单位5个,本科专业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37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4个(涵盖18个领域),学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近19000人。
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学术交流基地4个、黑龙江省共享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1个、设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教育部备案俄语中心1个。学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1300余项,共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发表高水平论文900余篇。
内涵强校,成果丰硕。学校充分发挥在北大荒文学、渤海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方言保护、东北抗联精神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依托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渤海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承接全省“五色教育”研学项目,围绕学科专业优势,推进建设运动康养文旅产业创意产业园,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学校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发挥对外商贸人才培养、功能材料研发、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方面优势,依托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农林鼠害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食用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学校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整合全省乡村教师教育资源,成立黑龙江省乡村教师教育发展学院,与黑龙江省教师发展学院合作打造省培、国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爱心课堂等项目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主动对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智力需求,高起点谋划建设自贸区学院,努力探索校政企、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学校积极融入地方,全面实施服务牡丹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高校联盟”、推动“跨校协作”,“渤海文化艺术团”“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品牌活动的开展,极大彰显了学校文化辐射与服务社会功能。去招生
开放办学,深化交流。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中俄人文交流项目院校,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国际友好合作院校53所,与俄罗斯、韩国、日本、波兰等国高校联合开展本科教育项目,并与国外40余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
励精图治,载誉前行。学校多次被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基础教育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校秉承六十五载办学历程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宝贵精神,按照建成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牡丹江师范学院发展新篇章!
一、牡丹江师范学院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牡丹江师范学院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77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503二、牡丹江师范学院简介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
一、内江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内江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500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94二、内江师范学院简介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这里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涌现出了孔子之师苌弘、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等杰出英才,素有“川中枢纽、成渝
一、长江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长江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90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513二、长江师范学院简介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优良师范传统、鲜明应用特色的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地处重庆市涪陵高新区。学校始建于1931年,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
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西最低录取分数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江西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本科二批最低分数线:510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简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1970年停办,主体下放至肇庆地区新兴县,先后创办了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和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定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
南京工业大学专转本分数线南京工业大学不同专业转本的分数不同。文科类南京工业大学电子商务为282,法学为275,行政管理为289,公共事业管理为281分。理工科类理工科类相对低一些。南京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为239分,机械工程为283分,应用化学为260分,轻化工程为248分,环境工程272分,制药工程277分。测绘工程为288分,地理信息科学28
一、长沙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长沙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509二、长沙师范学院简介长沙师范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为毛主席的老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和国教育事业奠基人徐特立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长沙师范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名师荟萃,英才辈出。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汇聚了杨昌济、朱剑凡、周谷城等学者名流,涌现了柳直荀、
一、沧州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沧州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95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95二、沧州师范学院简介沧州师范学院坐落于河北省东部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更名为沧州师范学校,1970年并入泊头师范学校,1976年复建沧州师范学校,1984年升建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沧州地区教育学院合并,2001年与沧州
一、南昌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南昌师范学院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496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500二、南昌师范学院简介南昌师范学院(原江西教育学院)是江西省属公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现有昌北、青山湖两个校区,是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公室,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
2024-04-29 16:35:38
2023-10-20 05:04:26
2024-03-19 05:38:21
2024-02-26 18:29:36
2024-03-22 18:49:33
2024-02-15 15:24:26